文化的網路管線架構

今天正在思考與撰寫「文化入口網站」(culture portal)相關的文字時,有一個想法躍入腦海中。

「文化產業需要可以減低溝通成本、方便迅速重新組合的管線架構(pipeline framework)。」

我查了一下 pipeline 的定義。地底下的管線,或者象徵性的通路。而 pipeline 用在資訊科學中,其意指為由一連串包括程序、執行緒與共同運作的次程序等運算中的組成元素所組成的指令鍊,其中前面一個元素處理的輸出結果,轉接為處理後一個元素的輸入資料。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ipeline consists of a chain of processing elements (processes, threads, coroutines, etc.), arranged so that the output of each element is the input of the next. Usually some amount of buffering is provided between consecutive elements. The information that flows in these pipelines is often a stream of records, bytes or bits.

The concept is also called the pipes and filters design pattern. It was named by analogy to a physical pipeline.

文化領域中的資源分配、計畫執行、組織運作與機構的成立,往往都是單獨發生,彼此競爭的個別事件,既無法共通交流、也無法交換資源相互往來。唯一有的利用關係便是來自於計畫成果的報告,一層層地呈現收割成果;但是對於計畫內容的動態關係,豐富的多樣與多元互動,形式上的成果歸屬彙整,並沒有辦法深入到計畫執行的細節中,也無法打破各自的孤島情形。

倘若沒有在計畫的程序上思考這個問題,只是等待計畫結果出現而力圖導回共享與合作的高檔理念,往往就會落得眾人批判、但卻仍然無力回天的困境。而且即便是出現願意投注資源努力的良善廠商,也無法逆轉突破多少結構性的陷阱。

從這點來看,文化入口網站既是一種促成底層資訊流通管線架構的策略性行動,同時在面對「後入口網站時代」(post-portal era)的百花齊放、自由連結的活力網路各方挑戰下,也是一種催化劑與引爆真正的文化網路演化的引線。創造出可以自由銜接、創新的管線架構,鼓勵與支援文化團體的合作、文化資訊的流通但卻不加以設限。

1999年前後早已進行的歐洲文化網路計畫 medialounge.net,曾經調查過歐洲數百個文化團體之間的合作關係。是否有孕育出透過網際網路合作的管線架構呢?隨著 blog 與更新趨勢的社會媒體發展,文化組織是否有因為這樣的連結關係,而變成彼此相嵌的互助關係?形成新的聯盟與運作?2007年現在種種多元的跨界文化合作計畫,又是怎麼樣地在高速運轉呢?文化團體是否改變了自身的形貌、轉換了文化實質運作中的內涵?

其他地區的文化又是如何在因應這樣的情境呢?文化發展是否可以找到鼓勵重新組合與創新的管線架構,尤其是倘若牽連到傳統的文化相關產業呢?

文化的網路管線架構 有 “ 2 則留言 ”

  1. Goya: 它本來就是 E-C-B 啊!偉大的歐洲文化骨幹(European Culture Backbone)計畫咧。1999年的時候現場聽還蠻感動的…現在不知道還活著嗎?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