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名稱:青春電幻物語
Originally uploaded by Ilya Eric Lee.
於 Jan 31, 2005 10:31 AM 時,snow 提到:
嗨,ilya,
看過青春電幻物語了,不知你的想法怎樣?我自己看過之後一直回想電影的情節,就把那些想法寫下來。不知你覺得如何?有空的話聊一下吧。
寫不出什麼文章,只是草草記下幾點:
一、柔焦鏡頭與手提攝影下的青春,清新又狂暴。
攝影太恐怖。同樣拍稻田、拍馬路,攝影機抓到的影像很不同。
二、雄一和星野,被害者與加害者,有著相類的心理結構,如一個銅板的兩面。從清純少年到暴力少年,中間只隔一張紙。
我看到的是星野跟久野,兩個都是聰明小孩,一個吞噬外部的投射(恐懼、同儕惡意情緒)一個堅定地拒絕外部的壓力與迫害。
三、連最暴力、最令人難受的情節,也以德布西的樂曲或蒼穹的歌聲作為背景音樂。
這就是我們恐怖的青春生活。校園裡面一切都是以道德、美好的事物為名。少年少女們無處可以逃脫。也沒有人可以拯救。我覺得像是有著美好當下旋律伴奏的《蒼蠅王》。
四、片中出現許多對立的極端,卻毫不突兀地相融在一起。大概導演想,這些都是青春的一部份,就這樣表現了。
我沒有看到對立的極端耶?也許我已經覺得一切如此一致。
五、起碼就表面上看來,「體制」是沒有犯什麼錯誤的,老師、家長都以和善、諒解的方式與少年們說話。少年們為何就是會作出那些事情?一切似乎是青春本身的問題…
我覺得到處都是問題。大家都是 mind their own business,都是在自己的本分上作自己的事情。都沒有跨過那條線;只要有任何一個人跨過線,世界就會不一樣了,不是嘛?
少年的世界裡面的權威,在沒有任何大人分享下,變成一個遺世獨立的王國。任何的想像轉眼變成真實,不需要任何的邏輯。暴力就是最大的邏輯,無論朋友或同學。倘若任何人看透了他們的遊戲規則,以外在世界的暴力阻止他們想像的暴力無止盡的流竄,也許他們就有機會在告別世界之前,接觸到一點點的真實。有著外部暴力介入,不是無止盡的內部暴力的真實。
六、岩井俊二沒有太多分析,他不想,這是優點還是缺點?片子只表現年少記憶中的氣氛,單純的美好與狂亂。
也許單純,但是並不美好。應該是生存,活下來的意義吧。不過某種程度來說,活下來的確是美好的。
七、耍流氓的國中生,竟然沒有成人幫派的「背景」,這在台灣是不可能的。日本不同嗎?
外部暴力與內部暴力的關係:我想到劍道社的那種體制、年齡階層的文化與暴力。台灣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說的是這種「自發性」的暴力關係,存在於「星野」或者「久野」這樣的孩子有多麼的「出眾」(outstanding)。越是突出,越是能夠聚集集體暴力朝向某個方向演化。台灣我們自己以往所知的暴力,乃是以前段班、後段班的方式區分開來,divide and conquer 籠罩在老師們的外部暴力之下。
我覺得這讓我顫抖著注視暴力的本質。
best, ilya
極端對立的部分,最明顯表現在強暴戲那一段,
導演刻意把之前傻楞楞的國中生不好意思和女生搭訕的鏡頭交錯進來,而背景音樂居然是那女生彈過的最美的曲子,德布西的阿拉貝克斯-活躍的小行板(若我沒記錯的話)…
> 只要有任何一個人跨過線,世界就會不一樣了…
也許是。
不過這在之前,老師和家長還必須知道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或者在將會發生的危險邊緣。
有時候,他們就是不知道。是不關心?還是因為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不願意告訴大人自己的心事?
(像我就是這樣,對於「長輩」或「上司」,就是不願意講。到現在也是如此…)
不管原因如何,在那些不知是好是壞、「監護」不到的廣闊天地,青春會自行橫衝直撞,
有時會像「花與愛麗絲」、「四月物語」,有時候就會出現「青春電幻物語」。(老闆像貓一樣突然出現在辦公室….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