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賦予一切的意義

1.

週五是個重要意義的場合。在上午的工作坊裡面,洲任大哥的幫忙下,藉由 Tide Wallet app 的下載與實作,TWCB 台灣文化幣順利地 ICO 了。這意味著在以太坊公鏈上完成這樣的事情的技術門檻,在合作網絡的支持下,是一個重要但是不需要被高估的變數。這帶來了其他的震撼意義:

  • 我們還需要在私鏈上建構解決方案嗎?我們該怎麼看待投入資源在私鏈上的團隊?
  • 是否應該立即投入 TWCB 台灣文化幣 ICO 的籌備工作?
  • 任何人倘若現在尚未(在未來 6 個月裡沒有預計要投入資源)理解其意義,是否不再需要花時間討論?
  • 是否該開始組合相關的應用資源?
  • 這些工作是否該是反過來想,新團隊 roadmap 的一部分?

這種重要的時刻,相對著其他的許多事情都顯得光芒黯淡。

2.

在休息時刻,我們討論當中就有提到,也許我下午的分享〈荷蘭數位計畫/組織/國際發展現況分析〉可以針對「其他的功課」多做一些探討。事實上在討論文化與藝術走進區塊鏈的世界時,有相當多的面向需要長考與細細思量。

  • 這個工具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解決公眾問題?
  • 它是公共部門的「公用事業」股權化的一部份,還是功用化的一部分?還是兩者都是?
  • 我們是否希望它在個體的層面也具有意義?舉例來說,人們可以因為這種工具而更容易互相合作(例如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更容易集資、規劃與導入專業者、拆帳與分攤風險);
  • 在集體層面上,它能否發揮類似「蓄洪池」的金融波動問題?
  • 它與「合作經濟」(Co-Ops)如何對話?(例如 DyneSocial Wallet FreeCoin

這也是為何我在觀眾詢問「國家該做什麼」的時候,認為國家應該再繼續舉辦類似的論壇,把事情談清楚 —- 因為我們才剛剛開始「暖身」,意識到我們的世界原本已經被各種強勢的主權國家法幣「扭曲」到什麼程度;而自己擁有自己的貨幣,並且在未來陸續要跟不同產業的對話合作與結盟,這件事情有多少陷阱與同時有多大的可能性。

3.

區塊鏈一開始就是一個百花齊放、各種層次的想像與論述同時起飛的情境。有技術上的種種挑戰、有神奇秀逸應用的探索、有國家社會功能面的「增強」、有人權正義帳本紀實的見證,更有具體探索生態環境與文化議題的倡議。當然絕對不缺的是商業的計算與大大小小的投機選擇。而且很可能事物還不會僅有一種互斥的單一屬性,而是綜合了好幾種的特徵與想像。

從一開始我就在思考要怎麼「落地」:如何幫助 L.A. Foundation 建立屬於機構自己的觀點與立場?既不是被某種特定角度所「綁架」,同時也擁有夠大的彈性框架與視野來從零開始籌備與建立基礎,「演進」(evolve)自己的「能力」(capacities)。作為客座的共同主持人,論壇只是我們對話的一個開場白而已;重要的是接下來,我們要發什麼樣的言,倡什麼樣的議?

所以這個活動一起受邀進場參與對話的朋友,從泰德陽光公司-無窮鏈(infinity chain)、DTCO 與蘭嶼觀光護照、Matters、KKFarm 與工作坊 / 論壇的具體對話「脈絡」,就是我們想要借力使力的眾多「媒介」與「脈絡」。

我們很難在媒介與脈絡之外,思考與討論事物 — 因為那不是(實踐世界中的)事物的真正面貌。舉例來說討論科技事物的「泡沫化」也許是一個有意思的專欄文章與討論命題,但是如果不是思考人們真正的就業選擇、對技術的真實或盲目信任所導致的侷限,那就像是「清談」一樣的確沒有任何意義。

透過使用的脈絡,我們可以開始進入實踐的場域中,獲得真實的回饋 — 無論它們是成功或者是挫敗。

4.

基礎公用事業服務作為最基礎的堡壘,首先是代幣可以發揮角色的應用所在。(柏蒼兄也重複提醒:股權發幣有法律議題要解決)以救災這個課題為例,我在演講的結語中,從荷蘭團隊 Dyne 的 Social Wallet 與 FreeCoin 經驗,回想我自己當年在 921 與 88 莫拉克風災的救災現場,我最希望的就是有一套科技與服務能夠用最少的摩擦力與代價、撫平受災者的悲傷與痛苦。

救災處境中的最基本用途,就是通訊(溝通、通話);在之上是協調處理,身份認證,福利發送,資源調度等各種應用。這從電信端一路到政府與民間的社福部門,幾乎是難如登天的多對多跨越公私分界的協商,如何可以運用區塊鏈來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光是在難民營當中實施的區塊鏈數位時間銀行計畫,就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開頭。

只是我們千萬不能夠低估這樣的計畫所需要的資源種類與程度:它們需要針對電腦端技術人員的投入程度,一如需要針對使用者端企劃者與執行者的投入程度一般。

5.

文化藝術以往所代表的是意義端的世界風景。透過 synecdoche 隅諭,我們也認為賦予意義的事物都是文化藝術的一部分。然而除了使用 Word 打字寫稿,在臉書上面自願揭露生活與人際網絡資訊,人們似乎不了解資訊網絡、應用框架與區塊鏈所代表的「分散式帳本技術」,這些取代掉以往烏托邦科技想像的新成員,也是一種賦予意義的行動。所以有人會問這些跟文化與藝術到底有何相關?

在群眾募資當中的文化藝術、在 ICO 裡頭的文化藝術,在身份認同裡頭的文化藝術,以及在創作者權利拆分裡頭的文化藝術、以及作為清算工具的補助科技,何者為真,何者又是假?何者比較真,何者又比較假?如果我們沒有問對問題的話,恐怕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就像荷蘭 INC 網路文化中心所拋出的問題,為何是會計師(帶著分散式帳本技術)拯救世界?(這個問題實在問得太妙)除了 Jaromil 提醒 wikileaks 與 bitcoin 歷史深度關聯之外,我也因此對 Macao Art and Research Center 透過發幣來重新建構理想的工作與生活,有著深深的敬意。

透過區塊鏈看世界,終知道天地多大、自己多渺小。

6.

標題〈脈絡賦予一切的意義〉出自喜劇星球 Daily Show 南非籍新聞主播 Trevor Noah 對法國駐美大使抗議他的「非洲贏得了世界杯」評論的回應。

尤其是在一個超越文字形塑國族主義與民粹的影音時代,細微的脈絡,包含技術與應用的框架,更加重要無比。

再次感謝所有的朋友一起讓這個活動順利完成。

真實夢境的寓意

長途搭車回來,疲憊至極的我在被按摩指壓後陷入沈睡。但是在清晨時醒來,上完廁所後又再次陷入夢境。

夢中在一棟宛如 WestWorld 主建築的大樓中穿梭。其實另外一組殘留的意象,是光華商場與中時大樓的混合。老闆的急找,跟這個年輕老師(長著類似「負責任,下台!」童議員,但更陽光與得意造型)詢問我是否要繼續修這門課,合在一起,變成內心的一齣重要戲劇。你真的懂這些東西嗎?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我的回答是心理系有教過高級數學(我亂說的),潛在的聲音是:為何剝奪我修這門課的權利呢?另外一個聲音是,當然應該剝奪啊,這樣可以帶出另外一些潛在的電機科系的未來年輕人。

透過虛構來傳遞真實

今天有機會參與藝發司科技藝術計畫的補助訪視工作,其中有一段跟補助團體討論到「虛構與諷喻」文類的作品:要讓作品(的哪一個部分)更像真的,或者像是一種廉價的抄襲與山寨物,到底我們該往哪個方向去呈現?這個問題當然不好回答。因為一切都應該回到創作者的出發點與核心精神來思考。

反諷如果無法讓人會心一笑,虛構如果毫不停頓就全數接受,創作作品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這種矛盾與辯證,讓我想到 2009 年的 Yes Men Save The World 電影作品,裡面的創作者評論自己謊稱道氏化學公司發言人案的經典名句(在今天過度敏感的時空,這叫做假新聞):

「有時候人們需要透過虛構與謊言,來讓真實清晰浮現。」

他們後來的電影被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提告,所以出現了在網路上流通的免費版,鼓勵大家流通。

然後又看到他們的 ShareSafety.org 模仿 TOMS 社會企業,代替 NRA 舉辦「槍枝」買一送一活動;以及 RefuGreenergy 「難民綠電」計畫

「為何不跟某個對象合作?」

其實思考自己的一些決策,老實說,第一時間我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預設了一系列的潛在命題,而那些命題我基本上都沒有答案。這些潛在命題包括:

  • 我是那個做出決定的人,我做了一個不跟某個對象合作的決定;
  • 我跟那個對象都充分理解,合作在這句話的脈絡下是代表著什麼意思,而且對雙方來說,對方也很清楚合作是什麼意思;
  • 我了解合作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而且我主動回絕 / 拒絕了現在這個對象的合作可能。

在沒有這些潛在命題的答案時,我毫無疑問地無法在這個決策上有任何的行動 — 無論是接受或者拒絕。這是否意味著我採取了「以拖待變」,一種高級地說法是「以退為進」,實質上則是裝死的作法呢?有的時候我會有短暫的 pause 停頓,也隨即無法給出表象的「答案」。但是實質上大腦卻是不停地在「否證」(falsify)這個命題,試圖尋求著虛無假設被拒絕的可能。

如果拒絕了,當然就代表著該是光明正大踏出合作步伐的時機。往往這個時候時機成熟,資源也已經漸次到位。如果接受了虛無假設,則證明了的確不應該跟這個對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