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m 的文化研究

以前我記得一起玩部落格的朋友,有時候就會把攔截下的垃圾訊息來比較一下,欣賞其文情並茂的創作手法。在使用 FreeBSD 時,自己加裝 SpamAssassin 的過濾器設定,也是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地下世界舞台:花花大千世界,有這麼多各式各樣的訊息想要自己溜進來。讀到《網路殺神》(Daemon)這本小說時,最後至少還花了一個章節來目眩神迷地、追殺全世界各地的 Spam 廠商。

我覺得 Spam 是一種數位時代「全新」的文化現象。所謂全新,就是這些複雜的文化現象:必須要走在時代尖端,探索人性與系統的漏洞,找到方式置入「訊息」,同時又反向回來「找到」買主,乃是在一種沒有歷史傳承、在科技與社會介面直接增生的新種有機體。比色情科技產業還要厲害的是,人人可能都有想要搜尋情色字眼的時候,但是不是人人都想要購買 Spam 服務。如果說電腦病毒是一種 PC 時代寄生在單台主機上的文化現象,那麼 Spam 就應該是網路時代,在一台又一台伺服器提供的內容服務周圍的文化現象。

假使 Spam 是一種可以被了解的人類文化現象的話,那麼了解 Spam 應該就是了解軟體、商業模式、人性、使用者介面、使用者體驗的一種集大成課題的實戰檢驗(笑)。

文化部落格的定義

文化部落格是一種運用部落格風格的流行書寫形式,對於當代的文化現象與發生,提出獨到的觀點和評論的一種現象。讀者可以藉由閱讀文化部落格,從中看見社會文化流動的脈絡與意義。

所謂的部落格(blog, blogging)乃是指1990年代末期網際網路發展出的一種集體性的內容格式:這種內容格式透過將日常的紀錄以顛倒時序的方式排列,便利透過網路造訪的讀者了解到內容發佈者的最新動態。透過軟體系統的風行,同時發展出讓這種內容格式得以快速交流的內容交換協定(例如 RSS),使得部落格風格的內容整理與交流蔚為時尚,成為了流行書寫形式。例如傳統 UNIX 系統上的交流程式 BBS 電子佈告欄系統,其程式碼也衍生出將公眾討論性質的討論版,轉作相近部落格風格的個人版。而近年來流行的微網誌(micro-blogging)服務,如推特(Twitter)、噗浪(Plurk)與臉書(Facebook)、新浪微博(Weibo),都可以被稱作是部落格風格所引發的衍生內容格式。此處乃是泛指由1990年代部落格運動所引發的廣義流行書寫形式。

此處所謂的獨到觀點與評論,與其說是具有原創性的,不如說是一種『經過原創性篩選與組合過的』;以避免與學術性研究中的獨到、或者具有原創性的觀點與評論混淆。一方面由於網際網路作者並非被期待在一個全球連通的言論市場當中,耗盡資源比對與校正想法,以便做出絕對原創性的產出,另外一方面這種集體的流行內容格式,其本質上乃是一種對話型態:這裡的篩選與組合性質更為接近一種集體性的策展行動(collective curation)。即便有論者闡述部落格的價值是一種策展行動[1],然而無論就內容主題的非限定性、閱讀讀者的彈性面貌,與其說部落格作者以其自身之力在「策劃」某種知識網絡的展演,不如說是部落格作者、對話的觀眾與潛在觀眾、網路上既存的知識物/網路節點三者共同在進行集體性的策展行動。

相較於部落格文化的一般特性:人們分享自己的興趣、觀點、知識,單純提供資訊並且定期作更新,與讀者對話,或者純粹個人自我表述的篇章與私語,文化部落格挑戰了這種未被檢證、被當代數位資本主義神話化的私密性,以公共性為奮鬥的標的,對視為理所當然的常態規範加以抵抗,卻不自溺於無座標的虛無主義與偽開放的新自由主義浪潮中。文化部落格總在他們自身的批判展演、嘻笑怒罵中,訴諸著一種充斥著新鮮空氣的、新的公共領域。無論是以個別或集體開始戰鬥,他們都在對自己的公共知識分子責任有所承擔。

超越填滿的商品邏輯

我竟然在 Syfy 頻道一部青少年影集 Kyle XY 中,看到了老朋友的面孔(還有那個熱衷媒體的高中女生)…那個主角真是老來放啊 —- 長得一副實在不像是高中生的樣子。

美國電視影集產業不斷地生產這些故事,然後透過中華電信或者有線電視的頻寬,傾倒異鄉人的電視螢幕上。擁有這樣的頻寬,經營的人們所思考的是怎麼採購、價格與獲益比例。朋友說現在擁有一個電視頻道一點也不困難。事實上並不會不困難,而是你必須要用跟販賣頻道的人們,用同樣的思考方式來一起運作。

從高中生認同影集到在地網路電視(MOD)的選台遙控器,裡面貫穿的是共同的資本主義商業運作邏輯。問題不在於擁有一個頻道、以及填滿一個頻道的內容有多麼的簡單;問題在於 How,我們想要「怎麼樣地」填滿他們。

深夜在小七翻《商業周刊》,他們出了一本飲食相關的特輯《簡單原則安心吃》。我看了一直嘆氣。一方面商周的美術設計排版格式,讓讀者簡化到翻動內頁就能夠順暢地往下閱讀,彷彿在幾分鐘內消化了裡面的各式各樣的知識;另外一方面內文所提及的飲食資訊,以權威的角度在換取名聲,人們在逛著飲食內文、就像在逛著百貨專櫃一樣。

重點不是怎麼填滿這本專冊特輯,重點應該是怎麼地過好生活。

成為一個部落客

其實我們得先成為人,再成為一個部落客。成為一個人,可能有無法克制的喃喃自語、討厭的習性,或者失敗的人生;成為一個人,意味著接受這些所發生的一切情事。然後我們得以成為一個部落客:藉由把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寫下來,我們成為了一個部落客。

〈一個個的震央:為何文化部落格撒下一束、照亮今日數位資本主義的光芒〉

Just translated Mercedes Bunz‘s introductory article: “Epicenters: Why Cultural Blogging Shines A Light On Digital Capitalism Today" via Labforculture.org’s book: Cultural Bloggers Interviewed.

Mercedes Bunz 原著,李士傑(Shih-Chieh Ilya Li)譯,全書電子檔(pdf)由 LabforCulture.org 發行,讀者可以逕行下載。當然,這個譯文是草稿。 🙂

一個個的震央:為何文化部落格撒下一束、照亮今日數位資本主義的光芒
Epicenters: Why Cultural Blogging Shines A Light On Digital Capitalism Today

你曾經被部落格陪伴過嘛?你有過那種對著一個部落格讀了又讀的經驗?那個部落格讓你關注著一系列的活動、想法、照片、思緒、問題,或者視訊,要不是它你可能早已錯過這一切?

今日的生活,部落格陪你走過一段又一段的人生;就像在看一部部很棒的小說一樣。你在過的很爛的一天之後,你在深夜回到電腦前面,看著這些部落格。在家裡,在一個爭論終於進入到與心智對話的時刻,你放鬆下來、讀著你最喜愛的部落格。

部落格就是分享。部落客和其他人分享他們的興趣、觀點、知識。但是對他們來說,一個部落格不只是一個部落格而已。除了提供一個自我出版的平台之外,一個部落格經常地提醒他們關注的焦點。

當部落客三日不寫新的文章,心中就會感到罪惡感。他們會開始左顧右盼,而有趣的事情得以發生經常是因為有個心靈正在尋覓著它。一個部落格,就像一個小孩一樣,讓生命在往前邁進。人們不再孤單。只要一個部落格被認真的對待,它就提供了一個以一種結構化的方式行動的機會。

這種自我加在身上的責任,在今日的數位資本主義當中顯得更為重要。當世界上下顛倒,DIY的意義被重新定義成一種抗拒官方說法/建議的抵抗姿態。

今日,你必須要在找份工作前、自己先創造一份工作出來。要買一張車票,你至少要按15次觸控面板的螢幕。或者期待你可以撐住關係、不致於淪落抵抗那逼你掉入婚姻的社會當中。今日,一種對你需求些什麼的系統是一種珍貴的事物。

從這個角度來說,寫部落格 — 特別是寫文化部落格 —- 是一個數位資本主義將我深深嵌入其中、所呈現的完美的例子。 一方面我們不再被迫要根據常俗規範所行動;另外一方面,我們卻拒絕對自由的偽裝之交流承擔起任何的責任。

於是,文化部落格被擺置於新的數位資本主義的邊界。一般的部落格可能是更大的、或者更小的樣子;他們可能加入別的部落格一起變成了後來的 Huffington Posts ,也可能在長尾的末端乏人問津(no comments)、靜靜的消失。只有文化部落格的概念讓我們覺察到,我們的社會在幹嘛(what’s going on in our society)。過往時代,親手製作文化(producing culture)也可以如此。現在依然如此。只是這個規則已經變成了通則。

在資本主義中,文化領域總是特殊的案例,和其他的領域截然不同。社會評論者如阿多諾、霍克海默甚至稱呼它為「自主領域」(autonomous realm)。當其他人有了工作、且被迫要做別人交辦的事情時,在文化領域工作總是意味著一種玩樂的生產(playful production)。在文化之中,你就是為了生產而生產,無關乎成功與否。

在這個橫跨歐洲的文化部落客訪談集子中,我們可以讀到可愛的 we-make-art-money-not-art.com 部落格如何從一個個人的取徑、變成一個國際上的電子藝術、設計與一般性的「交感模糊取徑」(sympathetic obscure approaches)的知名平台;或者生猛活潑的荷蘭新媒體研究場景,如何被 annehelmond.nl 觀察與檢視。或者, misik.at 告訴你關於文化理論的一切東東,同時同場加映如何搞清楚 quirky 的澳洲政治。

在波蘭,你可以發現 Kultura 2.0 如何從研討會的一個平行議程中誕生,變成討論所有有關新媒體的新文化實踐。在義大利,你可以將焦點放在「黑客行動主義」(Hacktivism)、新媒體與聲音藝術以及義大利藝術計畫如 Neural,以及 Digicult,將部落格與雜誌與更進一步的作法相結合在一起。你可以用活躍的愛丁堡藝術場景作為背景,就如同 Curating.info 一樣地從策展角度聚焦當代藝術。或者追溯英國的創意科技藝術運動,只要沒有其他的計畫把你的心思偷走….

在一個自主的領域中,你總是你自己的主人,而你所作所為就是你的決定。現在,這些規則應用在普遍的情境中:當商業公司、財團與國家、政府不再想要對你負責時,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了。現在,工作就像是以往只有文化生產才會有的面貌:你會有工作,只要你夠會玩、找到(這個世界)到底需要些什麼。只有在文化領域中,相對於一般的工作情境,你所做的一切、你自己知道:你正在參與某些更大的什麼。現在,這種態度被翻譯成你的一般性工作情境,而並沒有那些更大的什麼在那裡。

正是因為如此,一個文化部落格、總不只是一個部落格而已。在這個時刻,它是一個數位資本主義的震央,而這也許是為什麼所有這些文化部落客的訪談,不僅關注著他們的部落格內容,同樣份量地關注著部落客的收益之流(revenue stream)。我們也不會訝異,所有的部落格一起呈現了一種程度的批判:如果你正在寫一個文化部落格,你就在對這個社會做出評論。有些時候這些評論撒下一束光芒在令人感興趣的議題上。有些時候他們讓人可以謀生。更常發生的是,他們讓其他人有一個地方可以有所歸屬。

所以,請繼續讀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