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治療

研討會結束後就是那既熱且冷的2008大選。在忙碌沈重的國際事務、民主的義務與家庭活動之間,我著實地昏睡了許久。

醒來,有時候都不太能夠分辨是真實還是夢境。國族/經濟大纛對決民主、獨立與自主,恐懼是對決的武器。最後民主的旗竿被折斷了。剩下一個彷彿什麼都有,但是又什麼都說不清楚的新國家。

貪腐下台了嗎?透過電視廣告反覆播送的貪污訊息,一次又一次地透過視覺符號對人們加強放送、催眠、洗腦。但是困惑並沒有變得清晰,反而越催越多、迷霧重重;真的是如此嗎?為什麼執政黨沒有因為他們的貪腐(顏萬進、禿鷹案等政務官)道歉?那些該負責,哪些又能夠找到還它清白的理由?以前沒有被起訴的官們,就真的比較廉潔嗎?以前的司法獨立嗎?國民黨的黨產污漬,透過廣告就可以漂白、洗淨嗎?綠卡的故事有結局嗎?無論是總統、第一家庭、政務官或者立委,我想知道這是一個個人隱私問題,還是一個國家層級的問題?

民進黨已經無法吸引年輕人了。逆轉勝訴諸的是有「逆」意識的年輕人;無論是對於執政八年卻沒有辦法清楚說出政績的執政黨,處於逆境的認識,或者具有道德清操,搖滾反叛精神,抑或嚮往九局下半神奇逆轉勝負的英雄想像。然而對於在逆之前,心中一片空白、年輕人們手中反叛的道德箭鏃,選擇射向的很明顯地是貪腐的政權。打選戰的秀逸菁英們,你們所訴諸的仍是感動、感動、感動。擁有全面性的資源,卻選擇在野的訴求、在野的語言、在野的意識形態。

我的確看到那跟孩子談談政治的影片時感動得想哭。但是只有那令我們自己感動的短短幾個命題,能夠弭平那世代間巨大無知的溝通鴻溝嗎?接下來已經是一個「後美麗島時代」的來臨。沒有被鎮暴警察噴水、驅趕的世代,或者就算被驅趕,也不是因為政治的理由與行動、而是因為族群、弱勢團體、空間、性別等種種因素。那沒有認同的人們,彷彿身處於「政治真空」(political emptiness)當中。選擇英語流暢、具有國際觀的相貌堂堂總統一如選擇多媒體精美包裝商品一般。再怎麼修邊、打光,只要是人、總是會有陰影有遺憾。對於那對過往無感(senseless)的新時代,我們還有什麼機會說些什麼?

Jerry 提到,這是 Polanyi 與 Braudel 的時代。在自由市場徹底襲來之際,社會的自我保護即將啟動。我們的時代將是一切監督機制撤除、全然保守與(新)自由的時代。過去 8 年彷彿夢一場,而現實即將迎面而來。我將張大眼睛,尋找著讓我自己可以甦醒過來的任何線索。

網頁中不應該有的東西

Erik 上週給的作業是想想自己的個人網頁中,哪些東西是不能夠出現的。上課同學要讀跟討論的文章是 Ronald Dworkin 的 The Right To Ridicule(嘲諷的權利)以及丹麥漫畫事件。這週我都在數位典藏國際研討會會場,沒有辦法去上課,但是剛好昨天一群博物館朋友在談的話題,正是今天有關的主題。澳洲 Powerhouse 博物館最近善用「標籤」(tagging)技術,也幫策展人補習協助他們更瞭解與 web 2.0 密切結合的新使用者趨勢。來台灣演講的 web service 負責人 Sebestian Chan 昨天接到氣急敗壞的策展人越洋電話(現在越洋還有什麼意義嗎?),說有民眾晚上在博物館的 party 上面喝酒搞笑的「醜態」被刊載在 flickr 上面;任何人只需要打入相關的 tag 就會找到。

我們一堆人除了在看照片對他們「褻瀆」博物館的展覽品與裝潢的行動驚訝不已之外,大家也在討論這件事情的尺度到底在哪裡。你的 blog 不應該有的東西,你的相簿不應該有的東西,應該包括這種惡搞的影像:因為那是一種公共區域。可是你貼出來除了代表自己的品味之外,我們並不覺得這個世界爆炸了、被汙辱了、毀滅了。也就是說,那是一個自律、而非他律的界線。我不覺得有他人去涉入的必要。正如 Jennifer Trent 所說,這代表的是 web 的成功,讓策展人能夠透過 tag 標籤找到這樣的惡搞行動,以及博物館安全警衛的失敗;這並非 web 的失敗,並且我們應該要在 web 上加諸更多的限制。

我認為我的網頁中不應該有的東西,還包括對我所參與計畫的評論。除非我打算要以「學者」的方式來公開表達我的看法(康德的說法),否則我不應該消費我自己身處其中的計畫與機構。我如果有什麼意見,我應該要選擇與他們面對討論建議,然後共同承擔改變或者無法改變的結果。這是我的個人看法。

「捍衛危險想法」

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 Steven Pinker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討論我們應該捍衛「危險想法」(dangerous ideas)。這篇文章引起了無數的討論,讓很多人引述並且特別轉述,引起了很大的迴響。何謂「危險想法」?

By “dangerous ideas" I don’t have in mind harmful technologies, like those behin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or evil ideologies, like those of racist, fascist or other fanatical cults. I have in mind statements of fact or policy that are defended with evidence and argument by serious scientists and thinkers but which are felt to challenge the collective decency of an age.
我所謂的「危險想法」,並不是指會造成傷害的科技,例如大量毀滅性武器;或者邪惡意識形態,例如種族主義、法西斯主義或其他的狂熱教派。我想到的是事實或政策的陳述,有嚴肅的科學家透過證據與論證支持,但是感覺上挑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集體的行為準則。

第一個在腦海中跳出來的想法,是「根本就沒有氣候變遷,只是環保分子捏造證據」的(那本著名的小說),洪蘭女士翻譯的《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這本寫的很好的小說,但是卻是對科學的一種濫用,獲得了很大的迴響、成為暢銷書。相較於此,美國布希政府當年的偉大政績,除了「智慧設計」(intelligent design)之外,另外就是「二氧化碳就是生命」行動:“The called it pollution, we call it life."(Thanks Shashwati for her 2006 May post :P)我曾經寫過我自己對這個議題的初步感想

我覺得前者是 1/2 的「危險想法」,態度是正確的、但是並不是正確的行動,沒有獲得一群嚴肅科學家認真的檢證與支持;後者是糟糕的「公關行動」(PR campaign),曝露出背後帶著利益考量的人如何想順勢獲利。

作業要求我們要寫下我們自己的危險想法。我想到的一個例子,是「我們目前教育體制與系統在對學生的養成貢獻上非常少;以類似監獄的形式,主要是把學生關在教室裡,阻止他們接觸社會,讓他們學會管教與治理。」其實要想出危險想法還不太容易呢;因為這些想法必須要是嚴肅的科學問題,並且還要跟我們目前的道德相撞擊,連鎖的反應會影響到很多人;反而去批評壓制危險想法的權力當局,彷彿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我也很好奇出題目的 Erik 跟大家會想出什麼樣的危險想法。

(舉例來說,Tsungyi 的 Dangerous Idea「單腳拉屎」想法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