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x 實驗與 extreme blogging 的改進建議

延續最近開始在 vox 上面的實驗(ilyax),我覺得有幾點是其他的 blog 書寫軟體(例如 gugod 的 bifty),目前還有很大空間可以追趕與超越的。

一個是媒體的管理。如果所有的使用者都遵循著:網路上有的我就不需要自己存放,希望可以就地引述原本的內容、減輕自己網站的「媒體重量」(media weight)這樣的想法,那麼一種「媒體快照」(media snapshot),或者詳細地說,包含著簡要的「摘錄格式」與基本的後設資料(metadata)就是很迫切需要的解決方案。flickr 網站對於 exif 資料的詳盡收錄,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對於其他資料,例如各種不同格式的錄影、錄音檔案,甚麼是最基本的後設資料呢?也許目前尚無定論。但是如果往這個方向走,應該會讓書寫者有更便捷的方式,為網際網路的內容增添豐富性。原本的 blog 只能夠接受無格式書寫(free writing)的型態,也被許多長輩們譏笑部落格的缺乏內容;未來朝向結構化的書寫,有系統地銜接傳統書寫領域的知識結構,應該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另外一個是媒體的呈現。要呈現一個聲音檔,iTunes 找到 UCTV 的影像(或者是一開始播放 Podcasting 就可以自行提供)顯示在小螢幕當中。一個書寫軟體該如何讓書寫者呈現不同型態的媒體?這個問題也緊緊地與媒體管理的問題扣連在一起。有沒有可能自動抓取前三頁的 powerpoint 投影片?動態影像類似 Youtube.com 與 google video 的解決方案,聲音檔與 flash 動畫檔案該如何被「嵌入」到新書寫環境的整體呈現中?

第三個是外掛外部資訊來源的問題。就像以前 zonbleosxchat 介紹過Books.app(一套在 Mac OS X 系統上的個人書籍管理應用程式)有掛入查詢「中華民國圖書書目資訊網」尋找中文圖書資訊的模組。如今新版本的 Books.app 好像就無法正常使用。Vox 只能輸入在 Amazon.com 裡面的資訊,甚至連 Amazon.jp 都不行。有系統地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平的要死的世界來說,似乎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實驗繼續。但是也遵循著 June 的建議,就是平衡 blogger 與現實世界的距離:寫一篇 blog、作一件事情。

vox 實驗與 extreme blogging 的改進建議 有 “ 1 則留言 ”

回覆給charlesc 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